在各行业为“双碳”目标共同发力的大背景下,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任京东明确表示,要确保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到2030年达到25%左右。
同时数据显示,2022年1-9月,全国水利、风力、核能、太阳能四类发电类型发电总量占全国发电量的30.5%,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进程平稳推进。
作为能耗大户的“建筑”,在助力中国“减碳”同时,更为暖通行业智慧供热板块带来了万亿规模的蓝海市场。
三项举措守住能源底线
10月17日,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任京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将从三方面守住能源安全底线:
一是扎实抓好固本强基。充分发挥煤炭的压舱石作用和煤电的基础性调节性作用,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力争到2025年,国内能源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6亿吨标准煤以上;
二是扎实抓好有序替代。着眼长远发展需要,全面构建风、光、水、核等清洁能源供应体系,扎实推动水电、核电重大工程建设,统筹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确保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到2030年达到25%左右。
三是扎实抓好风险管控。建立健全煤炭、油气、电力供需等预警机制,不断加强应急保障电源、管网互联互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提升区域互济、多能互补水平,持续强化重点区域、重点时段能源安全供应。
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进程平稳推进
同时,有数据显示,2022年1-9月,全国发电量为62867.4亿千瓦时,全社会用电量64931亿千瓦时,电力供需总体平衡。
具体从发电品类来看,2022年1-9月:
发电量第一名——火力发电,2022年1-9月累计发电量43693.5千瓦时,占比69.5%;
发电量第二名——水利发电,2022年1-9月累计发电量9506.8亿千瓦时,占比15.12%;
发电量第三名——风力发电,2022年1-9月累计发电量4871亿千瓦时,占比7.75%;
发电量第四名——核能发电,2022年1-9月累计发电量3046.76亿千瓦时,占比4.85%;
发电量第五名——太阳能发电,2022年1-9月累计发电量1747.71亿千瓦时,占比2.78%;
从数据来看,2022年1-9月,全国除火力发电外,其他类型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30.5%,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进程平稳推进。
智慧供热撬动万亿“蓝海市场”
数据显示,中国的总供热服务面积由2017年的83亿平方米增加至2021年的104亿平方米,复合年增长率为5.9%。预期中国的总供热服务面积将于2022年增加至110亿平方米,同比增长约为6%。
同时,近两年我国供热智能化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逐渐兴起。智慧供热的定义目前业界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中国城市建设研究员顾问总工、住建部供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顾问、智能供热制冷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许文发教授认为,智慧供热是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为人们提供更舒适的供热服务,从而达到提高效率、降低能耗、节约成本、用热舒适的目的。
但目前,我国城镇供热系统居民小区等热能使用端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渗透率较低,未来尚存较大市场空间,供热改造市场规模超千亿。
从供热面积角度测算空间,根据2010年住建部等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工作的意见》要求北方采暖地区新竣工建筑采用热量计价方式,为热计量改造创造更多市场。通过对相关产业公司进行分析,假设每平方米供热面积建设与改造所需费用为50-80元。根据《中国清洁供热产业发展报告(2020)》,我国每年新增供热面积为3-5亿平方米,预计每年新增智能热计量表、单元阀、热力站市场为空间为150-400亿元。存量市场看,热量表的升级改造周期通常为十年,2011年我国城市集中供热面积为47.38亿平方米,县城集中供热面积为7.81亿平方米,则2011年前建成的建筑对应的智慧供热改造市场空间为2759-4415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供热改造是‘2030碳达峰’重要一环。供热存量市场和每年的增量市场如果都实现高标准的低碳供热,那么依托智能化技术的智慧供热新基建将是必由之路,这将会逐渐形成近万亿元规模的巨大市场机会。"
且目前随着中国南方地区供暖需求的逐渐提升,2020年中国建研院建筑环境与能源研究院院长徐伟表示,未来十年南方供暖总市场规模可能在4000亿到5000亿左右,平均每年大概会增加400亿的程度。
2023中国供热展持续关注“智慧供热”
中国供热展作为暖通行业的重要展会之一,在此前就已经开始关注智慧供热系统,在2021年中国供热展上,特别设立 “城镇清洁供热专区”,汇聚城镇清洁供热领域主流品牌产品,在2023年5月11日即将举行的2023年中国供热展上,将持续打造这一专区,并且目前涉及智慧供热的多家龙头企业均已确定参展,包括北明天时、瑞纳、金房、丹佛斯、工大科雅、泰德尔自控、海威茨、汇中仪表、五颗星、琅卡博、暖流科技、天罡仪表、普赛、汉腾、菲索测量、硕人时代、代傲表计、鼎控、蓝联科技、硕煜科技、testo、工达捷能、乐沃新能源、双良、科大中天、耐威科自控、索尔曼、雅瑞智诚、巨灵仪表、弗瑞斯、良格科技、泉润泽自控、搏力谋自控、博佳特物联、国大能源、环能鸿晟、宏达瑞信、中沛电子、久茂自动化、领图信息、江苏水力平衡节能、华蒙环保节能、热网科技、福瑞德测控等。同期将举办多场论坛活动,深度探讨智慧供热的典型案例与双碳实践之路。